“平均每天都有近200名工人在生产。”“整个项目总投资8.3亿元,今年企业有望实现产值5亿元。”进入四季度,我市各工业公司开足马力,全力打好年度收官战。
位于巴中经开区的巴中意科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石墨资源为原料,专业生产石墨产品的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自项目投产以来,产销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吸纳本地就业100余人,其核心产品特种石墨取得市场优势地位。
“我们公司现在生产的石墨产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金刚石粉,该产品大多数都用在金刚石材和特种玻璃制品;二是特种石墨,该产品大多数都用在高端机械的密封件,如高铁的电力连接线等;三是负极材料,该产品大多数都用在手机电池等。”巴中意科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仕高称,目前,他们公司已研发出20多种高性能石墨产品,尤其是特种石墨产品,技术领先国际水平,每吨价格上百万元,已销往韩国等地。
眼下,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公司仍在发展的轨道上“加速跑”,就在今年10月,公司又迈出了一大步: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总投资5.4亿元的2.4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明年下半年投产,届时,将助推我市石墨产业全链条发展。
“目前,公司平均每天有近200名工人忙碌在各自岗位上,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今年公司总产值将达到3亿元以上。”朱仕高称,石墨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相关这类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加之巴中石墨资源丰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对于未来发展,他信心满满。
切片、铺装、热压……与巴中意科碳素股份有限公司相隔不远的巴中建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同样也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车间里,今年投产的产能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的年产60万立方米绿色新型人造板智能生产线全速运转,一块块成品刨花板不断从车床上下线。“这么大的白烟会不会污染空气?”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巴中建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有一根高出地面数十米的烟囱,生产时都会冒着浓浓的白烟。公司负责人李建兵称,这是烘干木料产生的水蒸汽,对环境没有一点影响。
工人全程佩戴口罩,防疫物资准备充分。在该公司生产车间,伴着隆隆的机械轰鸣声,记者从原料堆放区一路走到刨花板成品储藏室,7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内工人各司其职,生产流程环环相扣。全部的产品均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
“虽然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很大,但我们仍就在满负荷生产。企业上市工作也正在高效推进中。”李建兵称,整个项目总投资8.3亿元,今年企业有望实现产值5亿元,为当地创税超4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力争成为西南地区刨花板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
另外,在位于巴中临港产业园的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也正满负荷运转。员工身穿防尘服、佩戴口罩,不停忙碌着。“平时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但现在订单量大,为了确认和保证按时交货,公司在征得员工的意见后,每天加班2-3小时。”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赵思阳说道。去年6月28日,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公司由深圳市吉润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是做手机整机组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小家电及相关这类的产品配件生产,产品远销国内外。进入四季度,公司迎来产出高峰期,多个项目将集中交货,生产任务异常艰巨。